11月26日,动物科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Genetics selection evolution(JCR 1区,动物科学Top期刊,IF=3.094)在线发表了动科院羊遗传育种团队(郭家中博士为第一作者,张红平教授为通讯作者)有关我国三个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资源评价与特色遗传位点挖掘的相关论文(题目:Comparative genome analyses reveal the unique genetic composition and selection signals underlying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Chinese domestic goat breeds)。
四川省是养羊大省,山羊品种遗传资源丰富,既有较为古老的地方品种(成都麻羊),也有肉用性能较突出的品种(金堂黑山羊);而毗邻的青藏高原地区,尽管生存环境恶劣(低氧、强紫外线)也拥有多个山羊品种或群体。为探究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山羊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挖掘影响山羊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位点。羊遗传育种团队开展了3个品种的38个个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工作,并结合下载的野羊等多个群体的数据,在鉴定了全基因组范围内的SNVs后,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地理隔离导致四川盆地的成都麻羊和西藏绒山羊(措勤地区)其遗传组成与野羊区别较大。另外,多个基因在藏山羊高海拔适应性过程中受到选择。尤其是影响山羊毛、绒长度的关键调控基因FGF5,本次研究成功鉴定到一个位于5UTR的引入起始密码子的突变,这一突变会打乱正常的氨基酸序列,从而造成该基因翻译的天然沉默,极可能是影响山羊毛绒长度的一个重要的因果突变。除此以外,本研究还发现DSG2、LCORL等多个基因受到正选择。
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支持(文章链接https://gs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711-019-0512-4)。